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职能部门 > 图书馆 > 理工读书·共享会 > 活动报道
资源动态 更多+
最新图书 更多+

理工读书·共享会第一百零三期

发布时间:2020-10-17 10:27 作者: 字体:【大】【中】【小】 来源:图书馆 浏览次数:1

10月14日下午2点半,理工读书·共享会第一百零三期在图书馆601读书交流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办,新能源学院光热1192班承办。本次共享会所选书籍为理工书单修身篇乐观类《美的历程》。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老师为刘希悦老师。

下午2点半,共享会准时开始。由主持人谭楚凡与刘蓉蓉同学对书籍进行简单介绍后,正式进入领读环节。六位领读人分别为大家带来书中段落分享与自己的读书心得。

刘瑛同学说:“本书从艺术和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各部件的联系出发,对各个不同时代独特的美的元素,进行了鸟瞰式的观花,从龙飞凤舞的原始图腾,到青铜饕餮;从先秦的理性精神,到楚汉的浪漫主义;从佛陀世容的虚幻颂歌,到盛唐的杜诗颜字韩文;从宋元的山水意境,到明清的文艺思潮...你会不知不觉中仿佛走进了一座宏大的艺术博物馆: 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着名的诗人文学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让我深深地感叹作者的宏大构图,哲理辩思,艳羡作者的深厚积淀,高屋建瓴。”

陈顺同学说:“我选择这本书的理由是因为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中国美学著作,作者李泽厚大师将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淋漓尽致地展示给大家,将情、理、善、恶、道、义、人、神细致全面地进行了讲解。在我面前,这是一幅宏大的艺术美学图景。我看这本书心得感悟是以前总觉得“美”是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觉得它只存在于我们看到某种事物时产生的感受。但《美的历程》给了我一个全新的审美角度,即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经济情况、政治情形等角度出发,去审视不同时期不同的“美”,以及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

刘蕾同学分享到:“《美的历程》以一种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近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书中对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的审美把握既灵动恰切,充满个性体验与感悟;又理性思辨,洞悉艺术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同时,注重考察艺术品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寻找其历史文化土壤和美学风格成因。《美的历程》,仿佛在登临一座风景奇秀的高山,满眼的绝胜风景,气喘吁吁并吸收升华着,令人心旷神怡,大获裨益。”

苏新淳同学说:“《美的历程》把数千年的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精神的框架内,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从《美的历程》中,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美那澎湃无限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生活,而这种生命力需要我们用对生命的热情去感知,只有这样,美才能在眼前升华,真正富有一种动态的美感与生命的力度,而不是静止虚无、沉默寂寥。”

谢仁辉同学说:“《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本书以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历史时期为基本时间轴,同时辅以中华民族哲学思想、宗教思想的发展变化和王朝更迭的发展脉络。全书把中国的艺术美学历程与社会发展相关联。从原始部落的巫术文化到先秦的理性思想,开疆拓土的汉朝文化雄伟大气,魏晋门阀士族的思辨,动乱的南北朝的佛学思潮,盛唐文化的勃勃生机,中晚唐的没落转而关注个人生活,宋朝的闲情逸致,明朝的市民阶层文化,艺术文化形式从统治阶级主导到市民文化崛起,无不是注重个人的感受,具有独特的美感。无论艺术形式孰优孰劣,只有把自己代入,感受特定时期的文人情感,才能充分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美感。”

彭柳星同学说:“《美的历程》就如一张庞大的中华文明俯瞰图,但这张俯瞰图即使你用放大镜去看,它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广度上,它贯穿历朝历代、涉及琴棋书画;深度上,由艺术的表象深入至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类进程、人心所向,细致入微、鞭挞入里。细细回味《美的历程》,确实如书名所说,阅读的过程你自己的看法会不自觉被它所引领。”

六位领读人的发言引起了大家共同的思考。领读人发言完毕后,刘希悦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分享了三点。第一,阅读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过程,对于养成阅读习惯的新手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书籍来培养阅读兴趣;第二,我们做任何事情做笔记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不论是学习、备考,或者是上课,我们在读书阅读时最重要的就是把它写下来,让知识再一次在脑子里重复展现,加深记忆;第三,任何的阅读过程,短时间内是看不到效果的,只有在长期的积累中体现出来,知识是通过日积累月,阅读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打印 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