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岳塘区:走出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之路
湘潭市岳塘区自成功申报湖南省第二批“融合应用实验区”以来,坚持“深度融合、应用驱动、创新发展”的原则,大力推动全区教育信息化走向规范化、常态化,获评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培育单位”、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实验区”以及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2月23日,该区以《聚焦成长 融合创新 高效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为题,在湖南省电教机构培训管理者研修班上作经验交流。
顶层设计,多层保障,谋好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岳塘之局。一是高位推进强领导。成立了由区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协调、实施和管理。每年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重难点,下发《岳塘区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岳塘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五年规划》等文件,明确任务目标、实施步骤等,有效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加大投入强保障。岳塘区委、区政府在近三年间,不断加大投入。建设教育城域网,统一网络带宽及电信运营商,接入湘潭市“潭教云”教育大平台和教育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建设一批STEAM教室、智慧课堂、AI教室、VR实验室等特色功能室,整体推进全区“智慧校园”建设,有力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四方联动强机制。按照学校规模,成立信息中心作为学校管理处室,委托第三方成立专业运维机构,负责全区信息化设备、基础网络、平台的运维以及培训工作,形成区政府、教育局、学校、运维机构四级联动建设及服务体系,建立起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工作的长效机制。
抓住关键,多措并举,走出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岳塘之路。一是精心遴选教师团队。遴选一批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按学科、分年级组建立若干以骨干教师为主体、以相关专家和优秀教研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为支撑的高素质研发团队,承担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任务。二是充分用好平台资源。学习借鉴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优质课程,促进跨学科综合教学;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结合教学,促进教学组织和方法的创新;赋能教师因材施教,利用大数据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信息收集,精准分析学情,促进差异化、交互性教学和个别化指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三是打通融合创新通道。着力建设“岳教云”教育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网络联校,重点打造岳塘区“三个课堂”管理平台,结合“一地一校一品”自主研发特色课程、微课资源,供中小学师生免费使用。组建网络名师工作室,将“三个课堂”与智能学习系统的诊断和协作学习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化资源的“示范应用”。
彰显特色,多点开花,谱好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岳塘之曲。一是聚焦铸魂育人,信息“两融”思政。融合本地特色,伟人故里、红色湘潭的优势,组织实地考察,拍摄视频,上传平台。如火炬学校开发了“少年读行湘潭记”“观文博 说湘潭”视频资源。融合优质影视,全区各中小学在央馆和省馆的指导下,建立起了优秀影视教育资源库与点播系统,并开通了资源网站。影视资源建设经验获得国家一等奖(全国仅10个,湖南省唯一)。二是聚焦文化自信,信息“三融”国学。融合国学经典,如湘钢三校编写了校本教材《我爱吟诵》、开发了国学微课57个、建立了“国学经典吟诵微课资源库”,其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创新实践研究》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优秀案例。融合古诗词,开发了“小学生古诗词微课资源”,该课程资源系列共12季,点击量已经累计达14万次。融合自然生活课程,推动“建设还原儿童本真生活的课程体系”建设。如火炬学校开发了《炬园二十四节气课程》,共168节课,有近20万人次通过平台学习交流。三是聚焦核心素养,信息“四融”科技。融合STEAM教育培养科学精神,如育才学校实践活动《石头上游动的鱼——湘乡鱼化石考察》获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填补了省内空白。融合创客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如大桥学校“3D打印”创客教育活动,信息化提供了全校师生开展培训和技术支持。融合智慧课堂提升学习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协作学习、问题解决,培养学习者应用信息化资源的学习能力。融合线上教育促进健康生活,开展学生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线上教育。如疫情防控线上教学期间,亲子课程、家风课程等深受学生欢迎。湘钢三校推出的《线上教学“5+X”特色课程体系实践》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展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