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教育专家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一、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
1、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办学模式层面。学校与企业的携手共建,重点在于办学体制的创新。校企合作的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办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校“以他方为中心”的办学行为以及争取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二是组织结构的设计,即校企之间联系纽带的建立和校内组织结构的开放性构成,校企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校企双方管理人员的相互聘任和兼职等;三是校企资源的共享,学校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校企共同制定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制度,如企业标准引入教学和学校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实施和运用等;四是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的开放式运作,如校企双方不仅有由双方领导组成的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组织,还要有由第一线操作人员组成的学生实践、课程改革、技术革新等运作层面的合作小组,而且建立规范的运作制度,有聘任、有待遇、有项目、有任务、有考核、有例会、有记录、有效果,把校企合作的思想和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使办学模式的改革落在实处,真实有效。真正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2、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质特征是通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实现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提高教育质量。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教特色。在国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它的主要形式是英国的“三明治”(Sandwich Education),美国的“合作教育” (cooperative Education)等。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从学校步入职业生涯时就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相比具有更多的内容和任务,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还包括专业建设,尤其是专业建设中的课程改革。专业建设中的工学结合体现在“与学习相关的要素”和“与工作相关的要素”两者的结合,主要包括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质量管理等。
简单来说,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学习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因此校企合作实施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世界各国相对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
纵观国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发展比较成功的职业教育典型模式,有以下几种:
1、德国“双元制”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和培训发达的国家之一,“双元制”是其主要的职业教育形式。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等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实施,校企合作贯穿办学的全过程。“双元制”是指学校和企业。学生一方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以学徒身份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应的知识培训,一方面在非全口制的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中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其内涵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合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成功的职教模式,目的是培养既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一些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
2、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美国合作教育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一所大学提出的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合作计划,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合作教育贯穿于社区学院办学的全过程。工学交替是主要形式之一,实施主体是社区学院。美国于1962年成立了合作教育委员会,1963年在委员会的推动下成立了合作教育防会,1965年在《1965年高等教育法》中被确立下来,并推动了世界合作教育事业的发展。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防会(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简写成WACE)的成立,标志着这一教育模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世界合作教育防会(WACE)定义“合作教育是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监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至此,“合作教育”这一概念已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一种培养模式,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项教育培养模式。
3、英国“工读交替”模式
英国的“工学交替”与学徒制。英国的证书模式与“工学交替”的“三明治”课程。英国制定国家资格职业证书制度,建立起证书等值、互换机制,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通道,将职业资格等级与工作岗位证书的等级(大学学位)联系起来。此外,英国的学徒制历史悠久,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1995年英国开始实施现代学制。现代学制针对16岁和17的青年,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学生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课程,在国家指定的企业里边学习、边工作,2004年英国宣布进行现代学徒制改革,放宽年龄限制,扩大和改进学徒课程,赋予雇主更多的权利。目前,英国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现代学徒制。
综上所述,由于各国的教育史、职业教育史各不相同,其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各具特色。但他们处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共同之处。都是把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结合起来,在生产实践中打造真正的技能人才,推进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
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及国外比较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职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高等职业教育伴随现代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工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第二,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对经济的引领作用还不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主导能力逐渐增强,但是还没有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水平、结构和特点,通过政策、法律等手段建立起相对完备的法律体制机制。第三,高职教育受中国的科举考试、高考、普通本科教育模式等影响深远,虽然在向 “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教学模式发展,但步履维艰。第四,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等政府政策的强力引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面处于深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三、我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历程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的现代意义的高等职业教育肇始洋务运动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实业教育制度形成于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壬寅—癸卯学制》。这个学制把实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并列,分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要表现为实业教育:实业为教育提供物质保证,教育为实业的发展提供人才。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启了与实业界联合举办职业教育的先河。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所有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并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实行联合办学。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国家决定从苏联引进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和技工学校教育的办学模式,新中国的职业教育逐步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出发,邓小平提出了“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思想。1980年代初,为适应地方建设对人才的急需,一些大众城市创办了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的短期职业大学,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1985年拥有16所职业大学,成为全国高职教育的主要力量。这些职业大学虽然在专业设置上注重了与社会的联系,但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仍然沿用学科模式。
1999年职业教育随着高等教育扩招进入了大发展时期。高职教育规模迅速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刚刚起步,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高职院校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教学上强调学科型教育,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另一种倾向是在毕业生的出路上,盲目追求“专升本”升学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后,在办学模式、课程和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示范性院校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开展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定岗实习、校企联办或开展项目合作等。在教学实施方面,示范性院校强调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建立政校企联动机制,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刚刚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在谈到如何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时强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新时期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提高企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推动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和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引导职业院校面向产业、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促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
1、鼓励企业参与院校人才培养规划制定和专业课程设置
企业应主动向合作院校提供专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方向,按照产业标准和要求,及时向合作院校提供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工艺流程、操作规划、成功案例等内容;合作院校既要服务于当前企业发展与企业人才需求,又要着眼于专业的长远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注重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发展的长期性、前瞻性,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2、大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生学在校内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学”与“工”有机会结合起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实施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市场化,并带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深入开展校企业合作,企业是实训基地建设的主体,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应当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根据校企合作双方实际情况,优势互补,成为学生集中进行教学实习的基地,通常通过机制、制度、科技服务等唤起企业的合作热情,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3、制定和完善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
顶岗实习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子系统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活动及学习活动、教学法、教学环境、课程的实施四个要素进行专门设计。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流程、教学管理。根据管理流程、作业文件、结合企业生产与安全管理要求,建立由专业导师、生活导师(辅导员)、企业导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程指导的“三导师”制。明确企业和学校各自的管理职责、实习实训的安排、伤亡事故的处理办法及其他需要协商的有关事项。
4、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职业院校要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合作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研发团队,要在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企业要积极利用职业院校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源,与职业院校合作兴办技术创新机构、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基地或其他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
5、完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向挂职”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顶岗,企业专家到职业院校兼教的“双向挂职”制度。企业要主动接纳职业院校老师参加岗位实践,并派遣技术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合作企业兼教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6、积极开展技能和技术培训
职业院校与企业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合作建立技术应用中心、建立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在职员工长期培训合作关系,不断提高现有员工的技能素质,以适应和促进产品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3]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许春树,侯洁.走工学结合道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06).
[作者简介]齐绍琼(1973— ),女,副教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中心主任。
[课题项目] 2009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批准号:ZJGA200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