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理工读书·共享会第五十四期在图书馆601读者交流会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是由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办,新能源学院造价1185办承办,本次活动所选书籍《文化苦旅》选自《理工书单》的修身篇勤学类,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为造价1185班班主任刘希悦老师。
下午四点半,王琪和李兴鹏两位主持人在播放一段《文化苦旅》的短视频后宣布活动开始,随后介绍了本书作者以及这本书的创作思路。领读环节,六位领读人领读了本书的有关章节并畅谈他们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颜政勇同学说:“王道士的古文物正是被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中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经历如此难堪的旅途。这段文字,处处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
姜杭希同学说:“如果我们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之下,有些不近人情。但是身为学生的我们,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学成后,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吗?”
欧阳洁同学说:“尘封在逝去的岁月中,废墟是人生的起点,它装着真善美,也藏着假丑恶。废墟是文化的起点,历史更不能没有废墟。没有废墟的人生是苍白的;没有废墟的文化是肤浅的;废墟是历史长链中的一节节锁扣。”
吴慧同学说:“有过登山经历的人都会有此体验,那高远的山顶似乎总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让人沮丧乃至绝望。其实我们已走过了漫长的路途,又何俱前方的遥遥和茫茫?谁能说它不会也在不知觉中被我们这样达到了甚至超过了呢?”
吴肖峰同学说:“悠长的中华文明好似广袤无边的沙漠,历代文人在上面或深或浅地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无数的人先后走过,脚印叠着脚印。有的脚印已淹没于历史的风沙之中,有的还深深地扎在那儿,这是人们留下的生命的足迹!”
最后嘉宾总结发言,班主任刘希悦老师说:“整场活动从整体来看是成功的。第一点,领读环节有配乐,能有自己的真实情感。第二点,互动的同学非常地大方,能够顺畅地互相交流,其他同学也都认真地在倾听,这体现了你们班整体的凝聚力。希望你们以后可以多参加读书活动。今天读的这本书描写了中国一些有名的景点,你们可能在这个年纪没有足够的金钱,不能够一一去观赏。虽然你们此时不能行万里路,却是可以读万卷书,通过书本了解每个地方的人文风俗。 希望你们可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