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晚上,由图书馆主办,新能源学院光伏1241班承办,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协办的理工读书·共享会第二百二十六期在学校图书馆601读书交流室顺利举行,吴雅婷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主持人钟志炫和彭成康同学对书籍《朝花夕拾》散文集进行了简要介绍后,进入分享环节,唐家豪、文凌云、唐梓皓、李朝阳、王丽娟五位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书中段落和读书心得。
唐家豪说道,《父亲的病》告诉我,医学的进步不仅需要技术的革新,更需要整个社会对医学认知的提升。在疾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基本的医学常识,不再做医盲,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文凌云讲道,从《狗·猫·鼠》这篇文章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鲁迅对虚伪、恃强凌弱等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他以笔为刀,通过对猫的生动刻画,犀利地剖析、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弥漫的不良风气。
唐梓皓说道,在《阿长与〈山海经〉》中,纯粹真挚的关爱,跨越了身份与文化的差距,显得尤为珍贵。从阿长身上,我们看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平凡与伟大。他们在生活中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内心的善良与真诚却能在不经意间温暖他人。
李朝阳讲道,从《琐记》中,我深刻感受到鲁迅对旧时代封建思想的批判与对新知识、新思想的渴望。也反映出当时中国教育制度的落后与腐朽,无法满足有志青年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但鲁迅没有被这些困境所束缚,积极主动地去探寻新的知识领域,努力突破旧思想的禁锢。
王丽娟说道,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对《山海经》的珍视,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当代文化传承的问题。我们应该像阿长珍视《山海经》那样,重视并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当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五位同学的分享引起了与会同学的强烈共鸣。
最后,吴雅婷作总结发言。她说,鲁迅的《朝花夕拾》散文集以朴实而真挚的语言,回忆了鲁迅的童年趣事和青年时代的成长经历。书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鲁迅对故乡、家庭、师友等的情感,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旧社会的黑暗,以及对新知识、新思想的渴望。同学们,读书是为自己的未来积攒底气。现在的每一份努力,都像在为梦想的大厦添砖加瓦。好好读书,才能拥抱更多可能,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新闻稿—唐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