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设为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级新闻
热门新闻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
理工视频 更多+

我校学子吴佳炬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外地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发布时间:2025-05-15 10:31 作者: 字体:【大】【中】【小】 来源:智能制造学院 浏览次数:1

2025年5月13日,我校智能制造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大二学生吴佳炬在湘潭中心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湘潭市第二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学子。他以热血为笔、以大爱为墨,为一名患地中海贫血的患儿书写生命新篇章。捐献当日,患者家属寄来手写感谢信,学校老师专程前往医院探望,共同见证这场跨越山海的生命接力。

图片



图片


四次献血埋下公益种子 千日等待终成生命纽带

在校园里,吴佳炬是同学公认的“公益先锋”。自2023年入学以来,他累计四次参与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达1600毫升。2024年6月4日,他在学校组织的献血活动中郑重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全国360万志愿者中最年轻的面孔之一。“第一次在宣传栏看到‘生命银行’的介绍,就觉得这是比献血更有力量的事。”回忆起加入资料库的初衷,这个00后少年眼神清澈。


2025年4月,一通来自湖南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让吴佳炬热血沸腾:“您与一名地中海贫血患儿初配成功,是否愿意进一步检测?”“当然愿意!”他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随后的高分辨配型和健康体检中,他像对待专业课考试般认真:推掉周末聚会、坚持规律作息、每天研读捐献科普手册。“想到电话那头是个需要依靠干细胞才能活下去的孩子,我必须用最佳状态迎接这场‘生命考试’。”

图片

病房里的双向奔赴:一封稚嫩感谢信背后的生命对话

5月13日上午,吴佳炬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一封受捐者的感谢信。信纸上,稚嫩的字迹间点缀着歪歪扭扭的笑脸:“大哥哥,感谢您带给我第二次生命,等我病好了,我会像您一样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将这份大爱传递下去。”信末的落款旁,孩子用铅笔认真地画了几道弯弯的弧线,像是未说尽的笑意,将那句朴素的感谢衬得格外温暖。


据医生介绍,患儿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需定期输血维持生命,此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的治愈希望。“非血缘配型成功率仅有十万分之一甚至更低,吴同学的捐献不仅是医学上的奇迹,更是人间大爱的具象化。”


图片

从 “首例” 到 “每一例”:让生命接力成为青春新时尚

“很多人担心捐献会影响健康,其实整个过程就像做了一次‘血液SPA’。”面对镜头,吴佳炬主动展示手臂上的留置针,用轻松的语气科普:“干细胞具有自我再生能力,捐献后1-2周就能恢复如初。”他特意将红十字会发放的《捐献者手册》放在床头显眼位置,希望用自己的故事消除公众误解。


“吴佳炬同学的义举,是学校‘理工思政’育人体系结出的硕果。”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奇表示,学校将把该义举作为“大思政课”的鲜活教材,通过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组建志愿服务队等形式,引导更多青年学子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真正内涵。


当承载着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通过冷链运往患者所在医院时,吴佳炬在朋友圈写下:“很荣幸成为学校的‘首例’,但更期待‘首例’变成‘每一例’。因为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全力以赴地守护。”这个初夏,他用热血与大爱书写的生命篇章,正化作点点星光,照亮更多人走向温暖与奉献的道路。


(学校老师看望吴同学)

打印 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