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报道 省教育厅领导一行深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产教融合

发布时间:2018-11-08 作者: 字体:【大】【中】【小】 来源:动力谷分院 浏览次数:1

红网时刻记者 刘玉先 株洲报道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7月4日下午,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应若平、职成处副处长周韶峰、副调研员彭文科一行专程赴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动力谷学院考察调研产教融合工作,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叶星成、校长杨爱云陪同。

应若平一行现场考察了中国动力谷会议展示中心、师资培训基地、图书馆、正在设计装修的创意独栋教学楼、体育馆、食堂以及学生宿舍。应若平一边考察,一边详细询问了动力谷园区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状况,对动力谷学院办学设施条件表示满意。

考察完动力谷学院办学设施设备,应若平一行又召集湖南理工职院、株洲高新区、莱茵科斯特(株洲)双跨培训中心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就动力谷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题进行座谈。

座谈会上,杨爱云就动力谷学院筹建由来、建设亮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汇报。杨爱云介绍,组建中国动力谷学院,是新时代学校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尝试,是政行校企开放合作育人、互利共赢办学的一次探索,学院规模500人,大二起步,紧密对接园区主打产业,首轮重点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引进德国双元制模式教学。学院从今年3月动议、5月签约到9月开班,用时不到半年,各方全力以赴,进展十分顺利。这一产教融合的成功范例,得益于政行校企合作协同,其中,动力谷创新园区是融合关键,是协同育人的内在动力。学校是融合核心,是协同育人的逻辑起点。莱茵公司是融合基础,是协同育人的重要平台。企业是融合根本,是协同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叶星成补充介绍,组建中国动力谷学院,是学校新班子按照省发改委党组部署和省发改委主任胡伟林、副主任童名让办学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神,紧跟市场步伐、对接产业需求、打造产教融合样板的开山之作,是学校致力建设湖南职教新湘军、探索“有核无边”新模式迈出的关键一步。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职教办学格局:校园无边界,园区在哪,学校延伸到哪,注重为我用,不求为我有;专业无边际,产业需求在哪,专业供给在哪,注重小而精,不求大而全;治理无边缘,用规矩律己,用文化育人,注重刚柔相济,不求严惩重罚;学制无边限,核心校区上大一,园区学点上大二,企业顶岗上大三,注重因需施教,不求整齐划一。学校配套研究推出了“理工九条、理工思政、理工书单、理工活动”等一系列特色育人品牌,总结提炼了“理工校训、理工情怀、理工精神、理工教风、理工学风”等一系列特色育人理念,引导教师诲人不倦,引导学生学而不厌,受到全校师生普遍赞誉和社会上下广泛认同。

株洲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马立恒用“缘分、加持、多赢”六个字阐述了合作办学的缘由,用“创新性办学、接地气办学、育特定之才”概括了合作办学的意义。他认为,“园区+学校+平台中心+企业”的培训模式是职业教育园区办学的一次全面创新,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今后园区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学院建设,更加有力地支持学院建设,凝心聚力将动力谷学院打造成享誉省内外的协同育人示范学校。

德国莱茵科斯特中国区副总经理胡成满从校企协同育人角度对中国动力谷学院办学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并拟将其作为德国公司在中方合作办学的样板精心打造,安排最优秀的师资培养动力谷学院更优秀的老师和学生。

应若平对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创新引领、注重特色办学、突出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给予充分肯定,对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有核无边、多点办学”的办学模式表示高度关注,对中国动力谷学院的实践探索给予了积极评价。她指出,中国动力谷学院是新时代湖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政行校企四方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新探索,是推进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互利多赢和共同发展的新机制。它既是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样板工程,也是湖南省“将学校建在产业园区、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典型案例。她勉励并期待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中国动力谷学院建设成为现代学徒制的典型案例、建设成为全省产教融合的示范工程。参与调研座谈的还有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黄霞春,中国动力谷学院院长何瑛,副院长陈柏舟、徐军,株洲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鲁俊、副主任周琦、劳动人事局副局长杨艳辉,莱茵科斯特项目总监王伟、株洲双跨培训中心总经理刘虹。

打印 纠错 关闭